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在加强志愿服务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团委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组成“青年观察家”专项调研实践团队,于7月20日-22日赴吉林省辽源市甲山乡四合村,开展以“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一、走访慰问贫困户,温情关怀暖人心
20日上午,经历一个小时四十分钟车程,实践团成员到达了四合村的一个贫困学生家中进行了走访慰问。在了解贫困生家庭的生活状况,张天天书记鼓励学生家长要增强克服暂时困难的信心,支持学生完成学业,并叮嘱贫困学生树立信心,勤奋学习,才能带领家庭走出贫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随后,实践团来到了当地的一个贫困户家中,男主人是因为一场车祸导致下肢瘫痪,儿子的脑组织受到损伤成了植物人,家里只有一对年近七旬的老父母照顾他们。老师和同学们在了解情况后为他们送去了米、面和药品等生活必需品,一件件物资、一声声问候,老人们忍不住留下了眼泪,待离开的时候,老人送到村头才离开回去,令实践团成员们感动不已。
通过慰问活动,不仅给贫困生和贫困家庭带来了物质上的关怀,更给予了他们精神上的慰藉和鼓励,希望他们能够坚强的面对生活的苦难。学院通过实践团下乡的形式了解贫困地区民情,使大学生奉献爱心的同时也促进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
二、不忘初心,薪火相传
为了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弘扬共产党人的革命的精神,我院社会实践服务队于20日下午开展“不忘初心、薪火相传”走访慰问老党员活动,并为当地一名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40年的老党员送去了诚挚的问候,表达了青年一辈对老党员的关心与关爱。
实践团成员们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要学习老一辈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崇高品格,勇担时代新使命。

三、关爱老人,传承中华美德
21日,社会实践团到达了甲山乡敬老院,为老人们带来了饼干、水果和其他日常用品,使老人们深切感受到来自大学生的“孝心”。实践团成员们与老人轻松的唠起了家常,了解老人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情况,从敬老院的居住环境,老人们的家庭背景,直至他们丰富的生活阅历。志愿者们也向老人们介绍了自己在大学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帮助老人剪指甲、打扫房间卫生,同时还为老人门奉上精彩的节目表演,两首歌之后有一个老爷爷主动上台为我们唱歌,他用歌声欢迎志愿者们的到来,平日里清静的敬老院一下子热闹起来,敬老院里一片欢声笑语,暖意融融。



最后由我们学院专业成绩较突出的同学为老人们讲了一些有关用电的安全知识,提醒老人们时刻注意用电安全,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百善孝为先,关爱老人,尊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愿活动能给老人带去一份温暖,也愿每一位老人都能健康快乐的安度晚年!
四、宣传乡村振兴战略,共建美好新农村
22日上午,服务团成员来到了甲山乡四合村村委会,并在这里举行了隆重的社会实践基地挂牌仪式。
学院张凯斌老师向村书记汇报了我院这几日的社会实践开展情况,村书记对我院社会实践团的到来表示了感谢,并介绍了当地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的建设,实践团的成员们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积极发言、讨论,为让全村人民共建、共享美好幸福新农村献策。
村书记随后带领实践团走访当地村民。实践团的成员们对村民进行十九大精神宣讲,提振村民的信心,让乡村振兴战略在四合村落地生根。



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参观考察、乡情调研、专项走访为重点,通过走进农村进行科普宣讲、社会调研、发展献策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基层,将先进的文化知识和文明新风带到农村,助力辽源市甲山乡四合村致富奔小康的真切愿望;宣传国家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结合当地的经济状况、科教文卫事业状况,为农村的建设进言献策。走访慰问贫困户和老党员,将温暖送入农家,通过切身实践知晓国情和民情,引导志愿者、青年党员学习老一辈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崇高品格,在切实感受祖国发展变化的生动实践中升华爱国情怀,勇担时代责任,贡献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