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三下乡”|艺术设计学院实践纪实
作者:   时间:2024-08-11   点击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入了解国情、省情、民情,进行正确的社会观察,艺术设计学院于2024年7月8日至7月11日在伊通满族自治县、长春市开展大学生暑期“乡艺筑梦,振兴同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系列活动。

为确保本次活动的顺利推进,艺术设计学院于7月7日召开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动员部署大会。会上,学院党委副书记许宏年发表了动员讲话,希望同学们要积极响应号召,勇于面对挑战,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深度融合,充分展现各自的专业优势,为当地文化繁荣与经济发展贡献聪明才智和坚实力量。学院团委书记王虹丹就本次暑期“三下乡”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与要求进行了全面部署,并着重强调了活动期间的安全保障工作,确保每位参与者在实践中既能锻炼成长,又能安全无虞。




一、学思践悟新思想,青春筑梦新征程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城乡文化交流与乡村振兴事业的共同发展,推进高校与乡村融合互促,为大学生提供人才培养、社会实践以及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实践平台,7月8日上午艺术设计学院党委带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团与景台镇党委举行“党校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签约仪式。


艺术设计学院以此次“党校共建”活动为契机,将与景台镇党委共同探索满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路,秉承“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原则,开展更多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合作,打造“党校+高校”合作共建培训基地和实践基地示范样板,走出一条形式灵活多样、举措创新务实的合作新路子,推动地方文旅产业的繁荣发展,充分发挥校地双方在人才、信息、实践平台等方面优势,切实实现共建共赢的目标,助力乡村振兴。



二、红色记忆励心志,爱心支教育新苗


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在参观颐乐谷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活动中,全体志愿者肃立聆听,深入学习了长征的壮阔历史,深刻感悟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与光辉事迹。活动中,实践团共同重温了毛泽东同志的壮丽诗篇《七律·长征》,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爱国情怀。


在范家村爱心支教期间,实践团深入开展了主题宣讲活动,包括爱国教育宣讲、普通话推广宣讲以及防溺水知识普及等。实践团不仅传授知识,更以讲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为切入点,分享国家发展的辉煌成就,有效激发了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并着力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这些举措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文化生活,更为他们构筑了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引领其健康成长。




三、深植文化传承根,共筑民族复兴梦


在深入探索满族历史文化的活动中,中华文化传承团有幸造访了范家村拥有逾两百年悠久历史的满族民居典范——“范家大院”。其完整保存状态不仅彰显了满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历史传承,更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文化桥梁。


占地面积达2700平方米的范家大院,其建筑风格古朴而庄重,院落内外,精致的砖雕、石雕与木雕装饰交相辉映,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匠人的精湛技艺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志愿者们得以近距离感受满族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在范家村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漆扇制作技艺)传承活动中,不仅深刻地向村民及儿童展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更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内心深处对于保护并弘扬这一宝贵文化遗产的热情与责任感。




四、共赴乡村振兴路,助力发展新征途


乡村振兴促进团积极贯彻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深入乡村基层,进行详尽的调研与走访活动,以全面掌握当地实际情况,通过精心设计的乡村振兴调查问卷,以及深入贫困户家中的走访慰问,广泛收集了丰富的一手资料,为当地政府科学制定乡村振兴规划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和有力参考。

同时,实践团成员向村民们捐赠了书籍,并分发了防范电信诈骗的宣传资料。这些举措不仅丰富了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领域,显著提升了村民们的防骗警觉性和自我保护能力。这一过程中,村民们的文化素养与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为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与活力,更为构建一个和谐、美好的乡村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五、美育赋能润心田,艺启筑梦绘新篇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必须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五个方面的全面振兴,其中,美育作为乡村人才振兴的关键路径之一,其重要性不容忽视。特此,艺术设计学院基层服务践行团与吉林省心连心理研究所于7月10日至11日期间,在吉林省孤儿学校联合开展了美育课程支教活动。

在活动中,实践团成员们充分施展其专业所长,运用“艺术+思政”的教学模式,为孤儿学校的学子们精心打造了一系列新颖别致的美育课程。在创意美术课堂上,以“自画像”为主题,引导学生们正确审视自我、认识自我;在“白山灵宝”黏土制作课程中,通过带领孩子们制作具有长白精神象征的黏土作品,让他们深入了解东北地区独特的文化内涵;在风筝绘画课上,则围绕自然与环境保护的主题,引导学生们深刻体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漆扇制作体验”课程中,更是让学生们亲手触摸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深切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次支教活动不仅成功普及了美育知识,还显著提升了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们对艺术领域的浓厚兴趣,促进了他们审美素养与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也让他们体验到了艺术疗愈所带来的心灵慰藉,为吉林省特殊青少年群体搭建了一个展现艺术才华、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彰显志愿者们对基层服务事业的深刻理解与坚定信念。


在这段满载激情与梦想的社会实践历程中,艺术设计学院大美吉林乡村振兴促进团以青春的笔触,续写了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的新篇章。展望未来,艺术设计学院必将携手同行,在大美吉林的广袤大地上,以更加炽热的热忱与坚定不移的信仰,倾注青春的智慧与力量,为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的伟大事业添砖加瓦,共同铸就民族复兴的辉煌梦想。


联系我们

办公电话:0431-80578304

办公地点

长春工程学院(湖西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