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返乡时,在新春佳节的喜庆氛围弥漫之际,经学校各级团组织动员,长工程学子积极响应号召,踊跃投身“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他们义无反顾地助力家乡建设,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对故土的热爱。
下面,让我们一起见证他们的青春足迹,感受他们的青春力量吧!
学院:勘查与测绘工程学院
姓名:李坤熠
实践单位:漳州城市展示馆
实践岗位:志愿者
志愿心得
漳州城市展示馆的实践经历于我而言难忘且意义非凡。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交流互动,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不同世界的大门,每一次为他们讲述漳州从古至今的历史变迁,分享当地独特的风土人情,都像是在编织一张跨越地域与文化的交流之网。为了让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游客都能深刻感受漳州的文化魅力,我不断打磨自己的表达方式,努力用最平实、最生动的语言,把漳州这座城市千百年的厚重故事娓娓道来。这个过程,不仅让我深刻领略到文化交流的魅力,还锻炼了我的沟通能力,使我从一个稍显羞涩的表达者,逐渐成长为能够自信大方传递信息的讲述者。
此次实践让我对家乡漳州有了更为深刻、细致的认识,每一处古迹、每一条街巷,都承载着我对这座城市的记忆,也成为我心中难以割舍的情怀。更重要的是,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我找到了自身价值的坐标,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与幸福感。
学院:能源动力工程学院
姓名:冯彦凯
实践单位:国家能源费县发电有限公司
实践岗位:维护部
志愿心得
寒假期间,我有幸走进国家能源费县发电有限公司开展实践活动,并协助专业人员开展设备巡检、维护以及故障排查处理等工作。实践过程中,我仔细观察设备的每一处细节,用心倾听每一处运转的声音,竭力捕捉所有可能出现的异常,以保障电厂设备正常运行。
通过此次实践,我深入了解了电厂的工作原理,熟悉了电厂的各类设备。与此同时,我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方面存在的不足,这让我深知未来的学习之路依然任重道远。在未来的求知征途中,我将以此次实践为全新的里程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深耕细作专业知识的广袤田地,积极探寻更多优质的实践契机,在实践熔炉中反复锤炼,力求实现从理论知识到精湛实操本领的高效转化。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姓名:侯昀辰
实践单位:横道河子乡政府
实践岗位:办公室
志愿心得
寒假期间,我踊跃投身“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于乡政府主要承担年终文件的精细校对以及系统整理工作。起初,我想当然地认为这些任务不过小菜一碟,可真正着手去做,才惊觉实际情况与想象大相径庭。文件校对绝非简单的挑挑错字、找找漏字,其中涉及大量专业名词,需要我深入钻研、透彻理解。为了保证校对工作准确无误,我不但要熟知各村别具一格的人口结构、产业特色等具体情形,还得时刻留意当地经济发展走向、社会建设成果等动态现状。
在此次实践期间,我亲眼目睹了基层工作人员为建设美好家园所付出的艰苦努力,他们的执着与奉献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也正是这段经历,才让我深刻理解了国家对基层工作作出硬性要求的良苦用心。如今,我迫切希望能倾尽全力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运用所学知识助力家乡发展,积极投身到家乡事业的建设中,以实际行动回馈家乡的培育之恩,在助力家乡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
学院:水利工程学院
姓名:张彤
实践单位:长岭县三县堡乡人民政府
实践岗位:志愿者
志愿心得
为深入了解家乡的发展脉络,我满怀热忱地投身于“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在乡政府开启了一段充实而深刻的实践旅程。初入乡政府,我主动揽下了服务大厅的卫生清扫工作,这看似简单的任务,却让我体会到环境整洁对于公共服务的重要性。协助工作人员处理简单文书工作的经历,如同为我开启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在这个过程中,我熟练掌握了办公软件的操作技巧,学会如何高效地处理大量数据。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也懂得了倾听他人的建议,在思维碰撞中共同探寻最佳解决方案。
此次“返家乡”社会实践,让我得以深入家乡,真切感受其发展变化。我看到了乡政府工作人员为家乡建设付出的努力,也感受到了家乡的蓬勃发展。这次实践让我运用办公软件更熟练,沟通协调也更顺畅。更重要的是,它点燃了我内心的社会责任感,让我对家乡的热爱愈发浓烈,这份热爱化作我为家乡发展出力的坚定决心,激励我未来用所学知识为家乡添砖加瓦。
学院:外国语学院
姓名:曹菁菁
实践单位:纸坊镇大营村委会
实践岗位:志愿者
志愿心得
“返家乡”社会实践期间,我有幸成为家乡村委会的志愿者。在村委会活动的策划与宣传工作中,我经常与工作人员、志愿者以及村民们交流协作,每一次沟通,都像是搭建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大家不同的想法和建议相互交织,共同铺就了活动成功举办的道路。曾经那个在众人面前发言都会紧张得面红耳赤的我,如今已能落落大方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积极协调各方资源,这份成长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这次实践经历,不仅是对我工作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我对家乡的热爱,不再只是抽象的情感,而是化作了一个个具体的行动。我真切地意识到,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区发展的参与者和贡献者,哪怕力量微小,也能像星星之火,汇聚成推动社区进步的强大动力。
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长工程学子以拳拳赤子之心,将个人成长与家乡发展紧密相连,用坚实有力的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他们躬身实践,为家乡的建设添砖加瓦,似点点繁星照亮故土的发展之路。那一个个奋斗的身影,成为家乡大地上最动人的风景,闪耀着新时代青年的灼灼光芒。他们的奉献精神,如璀璨火炬,值得我们致以最诚挚的敬意与点赞!
愿这份深沉的热爱与强烈的责任感,化作温暖的春风,吹遍家乡的每一寸土地,在一代又一代的接力中永远传递,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书写家乡波澜壮阔、绚丽多彩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