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0年6月21日至1996年5月9日,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兼任闽江职业大学校长长达6年,为1074名毕业生签发了毕业证书。上任伊始,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从我开始不当挂名校领导,关心这个学校建设,应该及时解决具体问题。”他主持学校发展大计,经常莅校现场办公,参加重大活动,解决各类难题,并通过师生座谈会、形势报告会和信函批示等形式与师生互动交流。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求”的办学理念和“立足福州、面向市场、注重质量、突出应用”的办学宗旨,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深入社会、深入工农,敢闯新路、敢创新业。

采访组:孙芳仲校长、任涛老师,你们好!请回忆一下闽江职业大学办学的时代背景和习近平同志担任闽江职业大学校长后,你们第一次见面的情景。
孙芳仲:改革开放初期,为解决地方人才急需,国家专门出台了相关政策,允许各级地方政府开办地方性大学培养自己需要的人才。1981年起,全国涌现出一大批职业大学,其中就包括闽江职业大学(简称“闽江大学”或“闽大”)。1984年10月28日,闽大成立仪式暨开学典礼在福州市礼堂举行,时任福州市委书记袁启彤兼任校长。创业艰难百战多。闽大创校初期,依托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联合办学,当时“没有校舍、没有师资、没有设备”,人称“三无”学校。当然,按照袁启彤校长的原话,“自己办学,就得有延安抗大精神”。学校处境相当困难,袁启彤校长离任履新前建议:“我走了,谁接我的班做市委书记,谁就要兼闽江大学的校长。”
1990年6月21日,根据福州市人民政府文件(榕政人[1990]9号),习近平同志兼任闽江职业大学校长。我记得文件下发不久,大概是7月份的一天晚上,习校长让工作人员通知我去福州市委办公室。一方面,他是想与时任闽大校领导班子的主要成员提前见个面。另一方面,他也是想了解一下闽大的基本情况。应该说这算是我们的第一次见面,整个见面持续一个多小时。习近平同志声调不高、语气平和,讲话非常实在,眼神也非常温和,没有任何架子,让人感觉像是一次老朋友相见。我一边介绍情况,一边见他不时在本子上记着一些内容,其间他还询问一些具体的情况和问题,并且问得很仔细,问得很深入,对学校的基本情况做了一次全面的了解。
任涛:我是1989年进入闽大学习的,专业是中文秘书。1990年9月22日上午,学校召开1990级闽大迎新暨军民共建大会。在会议正式开始前,我们看到了一位身材高大的年轻干部从会场侧面走进会场,同学们不由自主地鼓掌欢迎。我记得当时的掌声非常有节奏感,“一下两下、一下两下”,直到他就座后才停下来。那时,我们才知道这是我们的新校长习近平。年轻、帅气、沉稳、亲切,是我们对他的最初印象。
采访组:1990年9月22日,习近平同志出席1990级闽大迎新暨军民共建大会并作重要讲话,请孙校长介绍一下这次大会的情景。
孙芳仲:1990年9月初,我们将1990级闽大迎新暨军民共建大会方案上报给习校长,经批示后,时间确定为9月22日。这是习校长第一次与全体师生见面。那天上午,时任福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文贵主持会议,全校中层干部、师生代表和1990级全体新生参加大会。根据会议安排,由我宣读军民共建领导小组名单,学生处处长金丽森宣读学校奖学金获得者名单,并表彰了一批学雷锋积极分子和暑期社会实践积极分子,时任驻福州空军部队政委阙昌禄和习校长分别发表了重要讲话。
习校长强调,一是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二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三是以身作则,以德育人;四是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的优良传统,努力把闽江大学办成具有特色的新型大学。
习校长指出,学校是培养下一代的重要阵地,我们一定要紧紧把握住现代大学生的特点,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主导思想,多形式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活跃学生的课外活动,做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
|